性行為後時常泌尿道感染怎麼辦?解析原因與預防方式
性行為後若出現頻尿、尿急、灼熱痛,往往表示泌尿道感染已找上門。許多女性在性行為後幾小時到隔天,就會開始感到刺痛、排尿不舒服,甚至反覆發作,一再跑婦科或泌尿科。為什麼性行為後這麼容易感染?又該如何預防?以下由婦產專科宋承嬡醫師分享,帶你完整了解原因與症狀。

性行為後泌尿道感染是什麼?為什麼女性特別常見?
泌尿道感染(Urinary Tract Infection, UTI)是細菌進入尿道、膀胱後造成的感染性疾病,其中以膀胱炎、尿道炎最常見。若一年感染兩次以上,或半年三次以上,就屬於反覆性泌尿道感染,需要注意生活習慣及婦科問題。那麼,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感染在於:
1. 女性尿道較短:長度約2-4公分,細菌容易抵達膀胱,因此感染速度快、症狀也來得突然。
2. 尿道口位置接近陰道與肛門:肛門的大腸桿菌、陰道菌叢的菌種,都有機會在性行為時被帶入尿道。
3. 性行為會增加細菌入侵機會:性行為的摩擦與動作容易將細菌推入尿道。
性行為後泌尿道感染原因有哪些?
1. 摩擦讓細菌更容易進入尿道:是最常見的原因,性行為過程的律動與摩擦,會讓陰道口、尿道口附近的細菌更容易被推進尿道,或尿道口黏膜可能出現微小破皮,導致細菌更易入侵。宋醫師說明,若潤滑不足(如前戲不足、天生較乾、哺乳期或更年期),就更容易造成微創口,風險更高。
2. 私密處乾澀、缺乏潤滑度:乾澀是許多女性常忽略的私密處問題,尤其是在更年期、生理期剛結束或生活作息不正常等,乾澀就會導致摩擦感明顯,黏膜容易出現微裂傷造成感染。
3. 性行為後沒有排尿:排尿可以將尿道口附近的細菌沖出去。若性行為後1–2小時都沒有排尿,細菌停留在尿道口時間越久,越容易感染。
4. 陰道環境不穩、菌叢失衡:當生活作息不正常、私密處過度清潔、長期穿太緊且悶熱的褲子等不良習慣,容易讓私密處菌叢失衡。當好菌減少、壞菌上升時,泌尿道感染也會跟著增加。
5. 更年期、哺乳期雌激素下降:因為雌激素下降、黏膜變薄,導致陰道變乾、保護力下降,因此這兩群體女性容易發生「性行為後反覆感染」問題。
6. 精液偏鹼性,改變陰道菌相與pH值:精液pH值偏鹼性,而陰道環境正常是3.8–4.5弱酸性。鹼性會讓陰道乳酸菌減少,使不良細菌容易增生,增加泌尿道感染風險。
性行為後泌尿道感染常見症狀
許多女性一開始以為只是排尿有點痛而不以為意;但其實已是泌尿道感染。若有以下症狀且持續2天以上,建議儘速就醫。
1. 頻尿、尿急、尿量變少。
2. 排尿灼熱或刺痛。
3. 尿液混濁、有異味。
4. 下腹悶痛。
5. 嚴重時可能發燒、腰痛。
性行為後泌尿道感染的預防重點
1. 性行為後排尿:此方式最直接有效,排尿可以將尿道口附近的細菌沖掉,是最基礎但非常重要的預防方式。
2. 私密處清潔習慣:避免使用香味、過度刺激的清潔用品,私密處清潔或如廁要「由前往後」,且選擇溫和清水,避免陰道灌洗破壞菌叢。
3. 使用潤滑液,降低摩擦破皮:對於私密處天生乾澀、更年期或前戲不足等情況,可以使用水性潤滑液,降低黏膜破損機率。
4. 多喝水、增加尿量:大量的尿液可以沖刷細菌,建議至少喝1500-2000c.c的水。
5. 補充益生菌,改善陰道菌相:益生菌能改善陰道酸度,使壞菌不易孳生,降低泌尿道感染機率。
6. 更年期族群:可與婦科醫師討論陰道保養方式,及服用低劑量雌激素,或接受蝴蝶電波、O-shot私密注射等私密處保養療程,改善環境健康。
7. 反覆感染者的醫療方式:醫師會依據嚴重程度,提供抗生素治療,並評估是否有陰道萎縮或私密處健康問題,切勿自行買成藥,避免抗藥性與延誤治療。
婦產專科宋承嬡醫師表示,性行為後的泌尿道感染在門診中非常常見;但透過排尿、補水、潤滑、菌相保養等方式,其實可以顯著減少感染風險。若你時常反覆感染,不要自行忍耐或羞於就醫,建議讓婦科或泌尿科醫師檢查陰道菌相、黏膜健康、泌尿道等狀況,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並有效改善。
本篇文章校閱:私密處手術專業宋承嬡醫師
宋承嬡醫生畢業於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,於台北及林口長庚醫院婦產科累積扎實的臨床經驗。於美國先後取得LaVaTI私密美容手術及O-Shot私密處注射認證。

私密處保養延伸閱讀:
> 私密處反覆感染原因是什麼?婦科醫師教你如何預防與改善
> 私密處怎麼洗?論女性私密處清潔的重要性!
> 產後性行為會痛會出血?多久可以性行為?原因及改善建議一次看懂
> 更年期陰道乾澀怎麼辦?原因、症狀與改善方法一次了解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➤ 線上LINE諮詢預約
➤ 線上預約
➤ 博恩妍IG
➤ 線上WeChat預約 ID:bogentaipei
➤ 預約專線 02-2731-5770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