陰道痙攣困擾妳嗎?了解原因、症狀與治療改善指南【宋承嬡醫師】

陰道痙攣是一種常見的女性私密健康問題,主要表現為陰道口周圍肌肉不自主收縮,導致在進行性行為、婦科內診或使用棉條時感到疼痛;但在宋承嬡醫師婦科門診中,也發現許多女性因害羞、缺乏正確認知,總覺得「忍一忍就好」、「只是心理作用」而延誤就醫,讓症狀持續影響生活與親密關係。

陰道痙攣,博恩妍

陰道痙攣的定義與症狀

陰道痙攣(Vaginismus)是一種女性骨盆底肌肉的非自主收縮或痙攣,通常發生在陰道周圍肌肉,當有物品插入時(如性行為、放置衛生棉條、婦科內診)會不自主的緊縮,導致疼痛、灼熱感甚至無法進入。這種反應並非單純的生理障礙,往往與心理因素(如焦慮、恐懼等)共同交織影響著。陰道痙攣主要症狀有:

1. 插入困難或無法插入:當性行為、婦科檢查或放置衛生棉條時出現阻力,無法進入或僅能部分進入。
2. 疼痛或灼熱感:嘗試插入時出現明顯疼痛,類似撕裂或灼熱感。
3. 骨盆底肌肉不自主收縮:當意識到有插入動作時,陰道周圍肌肉會自動緊縮,無法放鬆。
4. 伴隨心理緊張:對插入行為產生焦慮、恐懼、迴避反應,甚至影響性行為。
5. 可能伴隨關係緊張:長期影響性生活品質與伴侶間的關係。

陰道痙攣的原因

陰道痙攣原因通常是心理與生理因素交互影響造成的,並不是單一因素導致。

1. 心理因素:因對性知識不足、錯誤觀念或負面聯想導致擔心性行為過程會帶來疼痛(怕痛),或過去曾有性創傷、性虐待的經歷,及宗教文化壓力影響。
2. 生理因素:本身已有婦科疾病,如陰道感染、外陰炎、骨盆炎等,或先天/後天的陰道狹窄,及因賀爾蒙變化,在更年期、產後導致陰道乾澀與彈性下降,都可能會造成陰道痙攣。

陰道痙攣的分類

陰道痙攣在醫學臨床上可以依據發生時機、原因與嚴重程度做分類,常見分法如下:

一、依發生時機分類

1. 原發性陰道痙攣(Primary Vaginismus):從未能夠成功進行陰道插入(包含性行為、放置衛生棉條、婦科內診)。多與心理因素相關。
2. 繼發性陰道痙攣(Secondary Vaginismus):過去曾能正常插入,但後來因疾病、創傷或心理因素導致痙攣出現。

二、依原因分類

1. 心理性:由焦慮、恐懼、創傷記憶、文化與教育影響引起。
2. 生理性:由於陰道或骨盆相關疾病,或結構異常引起。
3. 混合型:心理與生理因素同時存在,交互影響。

三、依嚴重程度分類(Lamont 分級法)

由拉蒙特(Lamont)根據婦科醫師檢查時,骨盆底肌肉收縮與患者反應,將陰道痙攣嚴重程度分為四級:

第1級:醫師觸碰時有輕微收縮,但仍可進行檢查。
第2級:觸碰時肌肉快速收縮,檢查有阻力。
第3級:觸碰前患者就有明顯收縮反應,檢查困難。
第4級:患者出現全身退縮、骨盆上抬,並產生強烈恐懼,無法檢查。

陰道痙攣的治療方式

陰道痙攣治療方式通常是心理諮商+生理治療雙管齊下,協助患者減輕心理負擔、放鬆骨盆底肌肉、恢復正常插入功能。當然伴侶的支持與配合非常重要,以下是常見的治療方法:

1. 心理層面:從心理諮商處理性恐懼、焦慮、創傷經驗。若是性知識不足,則提供完整女性解剖構造、性反應週期、陰道插入過程,破除錯誤認知。

2. 生理治療:
(1) 骨盆底肌肉放鬆訓練:尋求婦產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指導,透過呼吸訓練、漸進式肌肉放鬆,學會自我控制骨盆底肌肉。
(2) 治療原發婦科疾病:若有陰道感染、外陰炎等疾病問題,需先針對病因治療。
(3) 潤滑劑或藥物治療:潤滑劑可改善陰道乾澀與摩擦,減少疼痛與焦慮,或局部麻醉藥物使用。
(4) 肉毒桿菌治療:對骨盆底肌肉過度收縮的患者,肉毒桿菌可短暫放鬆肌肉。
(5) 手術治療:在嚴重情況下,經婦產科醫師評估可能需要進行陰道擴張手術,改善陰道彈性和空間。

治療次數需視個人情況而定,以肉毒桿菌注射為例,維持時間約3-6個月不等,需要定期治療;陰道擴張手術雖然能較快感受到效果,但任何手術都有風險,醫師技術純熟度或術後擴張過大等問題,術前務必要多與醫師諮詢了解後遺症,根據患者情況提供方案建議,如須合併心理治療,會再轉介身心科診所諮商。

博恩妍宋承嬡醫師也提醒,陰道痙攣問題不要因為羞於啟齒,而強忍著不舒服或逼迫自己適應。正確的認識病因、接受專業醫療評估與治療,大多數女性患者都能有效緩解症狀,重新找回身體的自在與親密關係。

女性陰道健康延伸閱讀:
產後性行為會痛會出血?多久可以性行為?原因及改善建議一次看懂
更年期陰道乾澀怎麼辦?原因、症狀與改善方法一次了解
私密處搔癢難耐!如何判斷女性私處5種癢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線上LINE諮詢預約
線上預約
博恩妍IG
➤ 線上WeChat預約 ID:bogentaipei
➤ 預約專線 02-2731-5770